壶中百变,首推石瓢 | 青澹石瓢壶
壶中百变,首推石瓢。“石瓢”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,型态雅致,舒展挺拔,端庄稳重,刚中有劲,敦实调和,行业内称之为“跌不破的形”,又以“三角美学”为基础;虽历经几百年还是被各路行家推崇倍致。
石瓢,壶之智者,以智欲其刚,行欲其方,刚柔兼施,允克用藏的神髓,集精气神韵于一身,造型经久不衰,有“壶中百变,首推石瓢”之美誉。
青澹沿袭古风韵味,以高贵典雅的温润汝瓷,代替原有的紫砂质感,烧制的竹段高石瓢壶,大胆尝试,使石瓢壶在刚柔并济、质朴典雅的造型上更增添几分清新灵动。
壶身具竹之风骨,凌节而长,挺拔如玉山巍巍,刚健如石麓分明。配以汝瓷之体后,碧绿生机,盎然涌现,更似竹立波碧风中,凌然不屈。
壶体刚中寓柔,乾曰刚健有为、自强不息,《论语》任重而道远,弘毅向前。竹节寓意为高风亮节,象征着坚韧坚贞和顽强不屈的气节,有步步登高、节节高升、财运亨通的好意头。
壶量约280ml,平顶压盖式设计,盖沿线转折处理圆滑,略显筋骨色泽;
竹节桥钮搭在平盖之上,与直流壶嘴、倒三角把手均饰竹节状,起出脊,筋骨色泽明显,遥相呼应,自然和谐,彰显清廉之气;
壶盖和顺有劲,“高石瓢”壶盖粗看平展,细看中高周低,圆整有颈、丰润挺秀。壶把弯凸高倾,内外有如俏腰,与壶身续出自然,使用舒适。
壶身仍继承石瓢壶一贯传统,口小腹大,便于茶叶平铺,充分接触。
竹节段的蒂纽,可防滑;直流状壶嘴出水顺畅,力度十足;倒三角把手两端紧贴合壶身上下,增大把内空间,节眼落于上端壶口处,端握时可感受到其肌理感,也能产生一些防滑阻力,手感舒适。
直流壶嘴,九孔出水。壶嘴似是一小段竹节,小巧可爱。在天青色上镶一圈金边,更显壶嘴精致美观。
壶嘴直筒暗接,由细至粗渐渐漫延入壶身,似从壶身生出,出水劲冲,极有力道。口大、深腹,很适合冲泡高香类型的茶品,聚香保温效果佳。
坤曰厚德载物,柔顺谦卑,《老子》主张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。
壶顶与壶底圆润有致,壶身形成微拱线条,一条从口到身与底的转折处,一条从底中心到底与身的转折处,结合恰当。有如侠义江湖,进退自如。
壶身呈梯形,线条直中带曲,于壶底转折以弧形处理,美观圆融;
平底圈足,足端与足内中心刻有「青澹」两篆字体logo处为露胎,凸显有火石红般色泽,可见胎泥内原矿泥料铁元素丰富,经由1350°高温烧成还原效果。